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迟报和瞒报的区别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8 20:45:04
文档

迟报和瞒报的区别

法律分析。迟报: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瞒报: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五条 《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推荐度:
导读法律分析。迟报: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瞒报: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五条 《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法律分析:

迟报: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瞒报: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五条 《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文档

迟报和瞒报的区别

法律分析。迟报: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瞒报: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五条 《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