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政府为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养老保障而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常常面临收入来源不稳定的问题。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对象是因政府征收土地而失去承包经营权的农民,他们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金待遇。参保手续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并经审核后领取养老保险手册或待遇证。这项政策旨在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确保他们在老年时能够有所依靠。
法律分析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政府帮助广大被征地农民实现“老有所养”的一项惠民政策。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多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参保对象:失地农民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规定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养老保险金待遇: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且符合办理规定条件的,按以下程序办理参保手续。
被征地农民参保应提供以下资料:
1、由各被征地村(社区)提供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
2、被征地农民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
3、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4、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结语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政府为广大被征地农民提供的一项惠民政策。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对象是因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将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金待遇。被征地农民参保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经审核后领取养老保险手册或待遇证。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让他们在老年时有所依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