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0 04:59:21
文档

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且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关法律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程序,包括申请认定和恢复的途径,以及有关组织的参与。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如果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推荐度: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且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关法律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程序,包括申请认定和恢复的途径,以及有关组织的参与。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如果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且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关法律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程序,包括申请认定和恢复的途径,以及有关组织的参与。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如果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拓展延伸

聋哑人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保障

聋哑人在民法典中被视为一类特殊人群,他们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聋哑人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独立进行各类民事法律行为。他们在签订合同、买卖财产、继承遗产等方面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为了保障聋哑人的权益,民法典中也规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例如要求在与聋哑人进行交易时提供必要的辅助手段,确保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达意愿。此外,民法典还强调了对聋哑人的歧视行为的禁止,保障他们的平等权利。总之,民法典为聋哑人提供了法律地位的明确和权利的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

结语

聋哑人在民法典中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民法典规定了聋哑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各类法律行为,并保障了他们的平等权利。为了保护聋哑人的权益,民法典还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表达意愿。这些规定为聋哑人提供了法律地位的明确和权利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文档

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且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相关法律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程序,包括申请认定和恢复的途径,以及有关组织的参与。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民法典规定,聋哑人年满18周岁,如果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