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劳动合同中的年假规定,要求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年假符合法律规定。单位应根据生产和工作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职工个人意愿,合理分配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第5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法律分析
2013年劳动合同中的年假规定,要求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年假符合法律规定。单位应根据生产和工作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职工个人意愿,合理分配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二、单位安排年假的相关知识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第5条分别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1、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3、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4、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拓展延伸
2023年劳动合同年假规定已经新鲜出炉,相较于2022年,有哪些变化呢?
首先,年假总天数从12天增加到15天,即增加了3天。其次,年假期间工资按照年平均工资的300%支付,而非2022年的200%。此外,年假期间的加班费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体来说,2023年的劳动合同年假规定更加严格,对于员工来说,年假福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结语
根据2013年劳动合同中的年假规定,单位应充分考虑职工个人意愿,合理分配年休假,并在1个年度内集中或分段安排。同时,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对于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