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劳动合同法中的两种常见形式。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双方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合同,可以有不同的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则是没有确定终止时间的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这些条件包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十年、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务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时以及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务合同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务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不论期限有一年、二年甚至是五年、十年,都由双方约定而成。
(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务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务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且劳动者不存在在试用期因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能胜任工作且在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续订劳务合同的。
拓展延伸
劳务合同期限的法律规定
劳务合同期限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务合同的期限应当明确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劳务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则没有明确的结束日期。根据法律规定,固定期限劳务合同的最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延长至不超过五年。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一般适用于需要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情况,合同期限不限制。总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务合同期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规定,并遵守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限制。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则没有明确的结束日期。根据法律规定,固定期限劳务合同的最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延长至不超过五年。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一般适用于需要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情况,合同期限不限制。根据劳动法的要求,劳务合同期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规定,并遵守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