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和条件。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紧急处理、设备抢修等,才能依法延长工作时间。《国务院关于严格制止企业滥发加班加点工资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的具体情形,包括连续生产、设备检修、抢修、抢救等。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并延长工作时间。
法律分析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国家资财不受损失;为了完成国家紧急任务和必要的生产任务,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法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加点。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经营需要,在与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长劳动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
《国务院关于严格制止企业滥发加班加点工资的通知》中规定可以延长工作时间的:
(1)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营业的;
(2)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3)由于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抢修的;
(4)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进行抢救的;
(5)为了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结语
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可以依法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加点。这些情况包括: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紧急处理;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此外,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制止企业滥发加班加点工资的通知》,可以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包括: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的连续生产、运输或营业;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临时发生设备故障、交通运输线路故障或公共设施故障需要抢修;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威胁人民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的抢救;为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上级安排的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紧急任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