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件包括刑事自诉和附带民事自诉。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应立案,并通知自诉人。不符合条件的应劝其撤回,若不撤回则不受理。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开庭审理,可适用简易程序。被告人下落不明时可中止审理,待其到案后恢复审理。最后陈述后,评议庭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
自诉人向管辖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状,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同时提交附带民事自诉状;
人民法院在十五日内审查完毕,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不撤回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对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自诉案件,参照适用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被告人在自诉案件审判期间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被告人到案后,应当恢复审理,必要时应当对被告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相关的判决。
拓展延伸
侵占罪案件的法律程序及审判流程解析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行为。对于侵占罪案件的处理,我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和审判流程。首先,案件的立案程序包括报案、立案审查、立案决定等环节。接下来是侦查阶段,包括侦查取证、侦查活动、侦查报告等。然后是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审判阶段包括开庭审理、举证辩论、法庭调查等。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决定。整个流程中还包括上诉、执行等环节。侵占罪案件的法律程序及审判流程是为了保障公正、公平的司法实践,并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自诉人提交自诉状后,法院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立案并通知自诉人。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被告人在审判期间下落不明的,法院应中止审理,待被告人到案后恢复审理。最后,在被告人陈述后,法院进行评议并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侵占罪案件的处理程序确保司法公正、保护被告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一条
提起自诉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
自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诉人(代为告诉人)、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
(二)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三)具体的诉讼请求;
(四)致送的人民法院和具状时间;
(五)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六)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对两名以上被告人提出告诉的,应当按照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