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保证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文书出具时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期间财产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对外债务清偿责任也受约定影响。而民事法律行为要有效,需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遵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婚姻保证书要具有效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文书出具是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二是保证书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违反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婚姻保证书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撰写婚姻保证书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和事项。首先,确保包含双方的全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其次,明确婚姻保证书的目的和约定,确保清晰表达双方的意愿和承诺。此外,应注明婚姻保证书的生效日期和期限,以及解除婚姻保证书的条件和程序。同时,要特别注意婚姻保证书的法律效力,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可以考虑添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约定。最后,为避免争议和纠纷,建议婚姻保证书在双方签字、盖章并有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生效。总之,撰写婚姻保证书时,细致考虑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确保婚姻保证书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结语
撰写婚姻保证书时,应确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遵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撰写婚姻保证书时,要注意包含个人信息、明确目的和约定、规定生效日期和期限、符合法律规定,并可考虑添加权利和义务约定。为避免争议,建议在双方签字、盖章并有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生效。综上所述,细致考虑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将确保婚姻保证书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五百四十二条 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