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资税收标准及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解析。工资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从2018年10月1日起提高至5000元,超过部分按新个税法计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
法律分析
一、2022工资税收标准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8年10月1日之后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根据最新个税法中的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就已经上调了工资个税的起征点,从之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从这点上来看,如今只要月工资数额超过了5000元的,那么对于超过的部分,才需要按照最新个人所得税标准来计算应当缴纳的个税数额。
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什么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全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之一。
拓展延伸
国内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对工薪阶层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对工薪阶层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税率的调整,工薪阶层的税负逐渐加重。一方面,税率的调整使得工薪阶层的纳税金额增加,减少了其可支配收入。这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意味着更加紧张的生活压力和消费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税率调整也影响了工薪阶层的就业和职业选择。由于税负的增加,一些人可能会选择从事高薪职业,以减少税负对自身经济的影响。此外,税率调整也可能导致工薪阶层的积极性下降,减少了他们为了追求更高收入而努力工作的动力。综上所述,国内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对工薪阶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工薪阶层的合理权益。
结语
根据最新个税法,2022年工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超过部分按照新标准计算缴税额。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近年来,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对工薪阶层影响显著,税负加重,生活压力增大,消费能力下降。税率调整也影响就业和职业选择,需要政府关注并采取措施保障工薪阶层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节 收 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