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新《保险法》体现三大亮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1 05:48:23
文档

新《保险法》体现三大亮点

新法体现三大亮点;新《保险法》体现了保险消费者三大亮点:一是新《保险法》第16条的告知义务与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免责条款的说明与无效;三是新《保险法》第39条、第42条进一步明确了受益权。对于新《保险法》第16条,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寿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比如,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的不可抗辩原则;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不得解除合同(如何认定“已经知道”)。
推荐度:
导读新法体现三大亮点;新《保险法》体现了保险消费者三大亮点:一是新《保险法》第16条的告知义务与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免责条款的说明与无效;三是新《保险法》第39条、第42条进一步明确了受益权。对于新《保险法》第16条,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寿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比如,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的不可抗辩原则;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不得解除合同(如何认定“已经知道”)。


新法体现三大亮点

新《保险法》体现了保险消费者三大亮点:一是新《保险法》第16条的告知义务与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免责条款的说明与无效;三是新《保险法》第39条、第42条进一步明确了受益权。

对于新《保险法》第16条,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寿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比如,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的不可抗辩原则;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不得解除合同(如何认定“已经知道”)。

对于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界定免责条款的范畴、准确把握保险人明确说明的尺度和准确把握“条款无效”的定性。比如,被保险人因职业变更、风险程度增加而导致人身伤害,且事先未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拒绝承担责任的免责规定是否有效?投保非保证续保的健康保险合同,因身体状况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费率的,是否构成“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而无效?死亡保险金按指定受益人给付(非财产法定继承人)的,是否构成“排除依法享有的权利”而给付无效?投资型产品费用的计算是否合理?

有关受益人和受益权须进一步思考。比如,法定受益人的概念;指定有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个先于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如何分配?指定有多个受益人,其中一个故意谋害被保险人而丧失受益权,合同是否需要履行,保险金如何分配?受益人变更是否应有法定程序(特别对夫妻共有财产的保护,是否应设立不可撤销受益人条款),是否须书面通知保险人方能生效?被保险人在遗嘱中指定或变更受益人是否有效?

新《保险法》第32条规定中关于“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现实中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真实年龄未达到保单最低年龄要求;另一种情况是真实年龄超过保单最高年龄限制。

对于第一种情况,两年内,保险人知道后也可以选择不解除保险合同,而是与投保人协商将合同推迟到约定年龄范围时生效,已缴保费也可协商解决。第二种情况在实务中更常见,也更为棘手。超过年龄限制,篡改年龄使被保险人达到投保要求,发生保险事故时据合同成立时已超过两年的时间限制、保险人是丧失解除权应给付保险金,还是以欺诈(构成“虚构保险标的”)为由而拒赔呢?

文档

新《保险法》体现三大亮点

新法体现三大亮点;新《保险法》体现了保险消费者三大亮点:一是新《保险法》第16条的告知义务与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免责条款的说明与无效;三是新《保险法》第39条、第42条进一步明确了受益权。对于新《保险法》第16条,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寿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比如,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的不可抗辩原则;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不得解除合同(如何认定“已经知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