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会被判刑,只会接受行政处罚。但如果12-14岁的未成年人犯下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且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将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12岁的未成年人若有偷东西的行为,一般是不会被判刑处罚的,仅会被严加管教,处以相应的行政治安处罚。《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于未满18岁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采取特殊的法律制度和程序。这些制度旨在平衡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惩罚和保护其权益的需求。
一方面,法律会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刑事追究,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这可能包括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并根据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判处相应的刑罚。这旨在向未成年人传达法律的严肃性和后果,并促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另一方面,法律也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改正错误。这可能包括提供心理辅导、教育机会和职业培训,以便他们能够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此外,法律还会设立特殊的监管机构和制度,确保未成年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待遇和关怀。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旨在平衡惩罚和保护的需要,以期达到社会公正和个体改造的目标。这需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发展、社会背景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来处理这一复杂的问题。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法律对于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会进行刑事追究,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同时,法律也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改正错误。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各种因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和措施,以达到社会公正和个体改造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