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人虐待犬只要承担责任吗?我国刑法并未将虐待动物列入犯罪,只会受到道德教育。如果虐待狗属于他人所有且致残或致死,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现实中,对动物施虐者的惩罚只能是道德上的谴责,无法形成惩戒。爱狗人士应用法律武器来处理冲突,而不是盲目起哄或乱动私刑。虐待别人饲养的小狗则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和相关规定,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养犬人虐待犬只要承担责任吗?
不会,只会受到道德教育,如果狗不是他的,可以按侵犯他人财物处理。
我国《刑法》并没有将虐待动物列入犯罪,因此,虐狗不能判刑。但如果被虐待致残或者致死的狗比较贵重,且属于他人所有,则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我国《刑法》奉行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因此,刑法没有规定的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更不能判刑。
但是,现实的层面上讲,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目前对动物施虐者的惩罚只能是道德上的谴责,难以形成惩戒。由于无法可依,动物保护者想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小动物的权益行不通,只能用“以暴易暴”的手段与施害者对抗、对峙。
人与狗之间是因为相互依靠信赖才获得存在,而人与人之间是靠法律和道德来衡量,爱狗人士的爱心表达也应拿起法律武器来处理矛盾冲突,而不是盲目起哄,乱动私刑。
二、如果虐待别人饲养的小狗要承担责任么?
《刑法》(2015)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结语
虐待犬只的养犬人是否要承担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虐待动物并没有被列为犯罪行为,因此虐狗行为无法判刑。然而,如果虐待导致狗受伤或死亡,并且该狗属于他人所有且价值较高,那么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尽管现行法律对动物虐待者的惩罚有限,但我们应该通过道德谴责和社会教育来抵制虐待行为。同时,爱狗人士在维护小动物权益时,应当依法行事,而不是采取私刑行为。对于虐待他人饲养的小狗,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处罚根据损失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四章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第四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对生物技术应用活动进行跟踪评估,发现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补救和管控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国家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八十八条本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