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的处罚及定义:叛逃罪的行为人一般处以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以更重的刑罚;叛逃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对国家造成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法律分析
一、一般叛逃罪是怎么处罚的
1、行为人构成叛逃罪的,一般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什么是叛逃罪叛逃罪
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了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即叛逃罪。
拓展延伸
叛逃罪的法律制裁有哪些?
叛逃罪是指公职人员或军人违背职责、背离组织、逃离工作岗位或军队的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叛逃罪的法律制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叛逃罪属于国家安全犯罪,一旦定罪,可能面临刑期较长甚至终身监禁的刑罚。其次,叛逃罪通常涉及国家机密,因此还可能受到国家秘密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制裁。此外,叛逃罪还可能导致被开除公职、军籍等后果,丧失政治权利,限制人身自由等。总之,叛逃罪的法律制裁力度较大,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对于违法行为者形成有力震慑。
结语
叛逃罪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从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因此被视为叛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四百四十七条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四百四十九条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