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般违约与根本违约的区别,根本违约的后果以及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根本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而一般违约只需要承担一般违约责任。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包括违约行为、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以及预见到对方当事人将遭受重大损害。
法律分析
一、一般违约与根本违约的区别
一般违约与根本违约的区别:
1.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致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行为;
2.一般违约仅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但并不导致该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行为。
3.违约发生是否导致合同无法进行,对于一般违约,守约方没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否则,守约方就造成了根本违约。
4.当事人一方出现根本违约时,合同相对方获得合同解除权,而当一方仅仅出现一般违约时,合同相对方并不获得合同解除权只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一般违约的违约责任。
5.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是一般违约的构成要件,加上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法律效果是当一方根本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根本违约后果是什么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具体做法有:
1.返还原物;
2.受领标的物为金钱的,应同时返还自受领之日起的利息;
3.受领标的物有孳息的,也应一并返还;
4.应返还的原物因毁损丢失或其它事由不能返还的,应按物的价值予以返还。例外的是连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无溯及力,常见的连续性合同主要有:租赁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以及其它以使用或提供劳务为内容的合同,由于这些合同在内容上的特殊而无法恢复原状,故这些合同的解除,就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三、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
1.存在违约行为;
2.该违约行为使得合同一方当事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违约方在违约时对其违约行为的后果能够预见到将给对方当事人带来重大损害。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根本违约与一般违约的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而一般违约仅是违反合同的行为。当发生根本违约时,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根本违约的后果包括终止尚未履行的部分、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包括存在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以及可预见的重大损害。根据我国《民法典》,以上是根本违约的法律效果和构成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五十一条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