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商不成则由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子女不能参与财产分割,财产约定在婚姻存续期间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子女不可以参与分割离婚财产。财产分割属于夫妻行使的权利,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按照照顾子女、女方的原则进行判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约定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规定,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拓展延伸
离婚时,子女是否有权利分享财产?
在离婚过程中,子女通常没有直接的权利分享夫妻共同财产。财产分割主要是由离婚双方来协商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然而,子女的利益在离婚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考虑。根据法律,父母有责任提供适当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用,以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需求。在财产分割时,考虑到子女的利益,法院可能会倾向于给予母亲或父亲更多的财产,以确保子女得到合理的经济支持。因此,尽管子女没有直接分享财产的权利,但他们的利益会在财产分割过程中得到考虑。
结语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子女在财产分割中没有直接权益,但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法院可能会倾向于给予母亲或父亲更多的财产,以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需求。因此,在离婚过程中,子女的利益会得到充分考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