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可能会就赔偿金额等事宜存在争议,无法达成协议。此时,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来解决争议。
仲裁是指通过双方或者有关方当事人依法选择的中介机构,由仲裁员对案件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方式。
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判并作出判决的一种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赔偿损失。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一条: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救护措施,保护现场,通知有关部门;当事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排除危险,保护场地,保护现场物品,妥善处理死伤者遗物。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赔偿损失,如果赔偿数额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则可以选择仲裁或者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