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刑法中关于虐待俘虏罪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1 21:54:49
文档

刑法中关于虐待俘虏罪的规定是什么?

军人虐待俘虏与司法工作人员虐待被监管人的罪行界限需明确。虐待俘虏罪侵害俘虏管理秩序,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司法监管秩序。客体、对象和主体上的差异是区分两罪的关键。对于俘虏在刑事诉讼中的双重身份,应按较重罪名处理,即虐待被监管人罪。法律分析;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俘虏罪,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不再进行反抗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俘虏也属于被监管的人员,而且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相同的,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在犯罪侵害的客体上,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监管秩序。
推荐度:
导读军人虐待俘虏与司法工作人员虐待被监管人的罪行界限需明确。虐待俘虏罪侵害俘虏管理秩序,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司法监管秩序。客体、对象和主体上的差异是区分两罪的关键。对于俘虏在刑事诉讼中的双重身份,应按较重罪名处理,即虐待被监管人罪。法律分析;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俘虏罪,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不再进行反抗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俘虏也属于被监管的人员,而且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相同的,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在犯罪侵害的客体上,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监管秩序。


军人虐待俘虏与司法工作人员虐待被监管人的罪行界限需明确。虐待俘虏罪侵害俘虏管理秩序,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司法监管秩序。客体、对象和主体上的差异是区分两罪的关键。对于俘虏在刑事诉讼中的双重身份,应按较重罪名处理,即虐待被监管人罪。

法律分析

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虐待俘虏罪,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不再进行反抗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

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

俘虏也属于被监管的人员,而且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相同的,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

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在犯罪侵害的客体上,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监管秩序。

2、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这两种犯罪的对象不同,虐待俘虏罪所虐待的是战时被我方俘获的敌方武装人员及其为武装部队服务的人员,而虐待被监管人罪所虐待的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

3、在犯罪的主体上,虐待俘虏罪的主体是军人,而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当俘虏因其战争罪行被审判而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其具有双重身份,虐待这样的俘虏应按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虐待被监管人罪论处。

拓展延伸

刑法对虐待俘虏罪的法律规定与处罚

刑法对虐待俘虏罪的法律规定与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虐待俘虏罪是指在战争期间或者战争结束后,以非法方式对俘虏实施虐待、侮辱、残害或者迫使其从事非法劳动等行为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有虐待俘虏罪的个人,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犯虐待俘虏罪的,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总之,刑法对虐待俘虏罪的法律规定与处罚旨在保护战争期间或战争结束后的俘虏权益,维护国际人道法的尊严和权威。

结语

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俘虏罪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的恶劣行为。在认定此罪时,需注意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区别。虽然这两种犯罪在客观行为上相似,但其侵害对象、客体和主体存在明显差异。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是司法监管秩序。因此,对于战时俘虏因战争罪行被审判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以虐待被监管人罪为重罪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在个别县、市的局部范围内突然发生严重骚乱,严重危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没有作出戒严决定时,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并组织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实施交通管制和现场管制,限制人员进出管制区域,对进出管制区域人员的证件、车辆、物品进行检查,对参与骚乱的人可以强行予以驱散、强行带离现场、搜查,对组织者和拒不服从的人员可以立即予以拘留;在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力量还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时,可以报请国务院向中央军事委员会提出,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恢复和维持正常社会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文档

刑法中关于虐待俘虏罪的规定是什么?

军人虐待俘虏与司法工作人员虐待被监管人的罪行界限需明确。虐待俘虏罪侵害俘虏管理秩序,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司法监管秩序。客体、对象和主体上的差异是区分两罪的关键。对于俘虏在刑事诉讼中的双重身份,应按较重罪名处理,即虐待被监管人罪。法律分析;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俘虏罪,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不再进行反抗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俘虏也属于被监管的人员,而且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相同的,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在犯罪侵害的客体上,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监管秩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