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具备主体、客观和主观要件。主体要求二人以上参与,客观要求彼此配合实施同一犯罪行为,主观要求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及其法律解释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是指在刑事犯罪中,多人共同参与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观方面的共同犯意和客观方面的共同犯行为。主观方面,共同犯意即多人共同具备犯罪故意,即共同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客观方面,共同犯行为指多人在实施犯罪中相互勾结、共同行动,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法律对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有着明确的解释和规定,通过对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的判断和分析,可以确定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从而对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和量刑。
结语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客观要件要求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主观要件要求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明确规定了共同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判断和分析,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和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