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1 21:16:02
文档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是:(一)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和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直接实施犯罪或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故意,包括共同的认识因素和共同的意志因素。法律分析;(一)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
推荐度:
导读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是:(一)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和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直接实施犯罪或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故意,包括共同的认识因素和共同的意志因素。法律分析;(一)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是:(一)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和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直接实施犯罪或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故意,包括共同的认识因素和共同的意志因素。

法律分析

(一)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

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

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

(二)客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共同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1.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作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构成共同犯罪,比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共同不作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未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而构成的共同犯罪,比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即共同犯罪人中有人系作为行为,有人系不作为行为,例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作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

2.共同直接实施犯罪。在这种场合中,共同犯罪人没有分工,均直接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为有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在这种场合中,各人的行为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主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

1.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二是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结果,而且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也会引起某种危害结果;三是各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的意志因素。其中,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间接故意,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则是放任。

结语

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以及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客观要件则要求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直接实施犯罪,以及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主观要件是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共同犯罪的要件。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文档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是:(一)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和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直接实施犯罪或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即共同的犯罪故意,包括共同的认识因素和共同的意志因素。法律分析;(一)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