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描述了伤残等级与对应的标准以及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险缴纳方式。根据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险缴纳方式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法律分析
伤残等级与对应的标准如下: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拓展延伸
伤残等级对应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认为伤残等级需要变更的,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市、区、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提出的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后,应于30日内作出核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认为伤残等级需要变更的,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市、区、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提出的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后,应于30日内作出核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另外,《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认为伤残等级需要变更的,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市、区、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提出的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变化情况鉴定申请后,应于30日内作出核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结语
根据提供的伤残等级与对应的标准,我们可以得知,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可以获得相应的伤残津贴作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伤残等级与对应的标准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可以通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来获得相应的伤残津贴。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