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明知或重大过失不知出借人犯罪行为,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借款人无过错且不知情,且无法定无效情形,出借人借贷行为涉及刑事犯罪也不影响合同效力。
法律分析
如果借款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不知出借人的犯罪行为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如果借款人对于出借人的犯罪行为并不知情且无过错,且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的,即使出借人的借贷行为由于影响金融秩序而涉及刑事犯罪,亦不影响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拓展延伸
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借款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方面,非法集资涉及违法行为,借款人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无效合同。另一方面,如果借款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且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存在真实的借款关系,合同仍可能被认定为有效。因此,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并不能直接导致借款合同的无效,具体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与指导。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对于出借人的犯罪行为并不知情且无过错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合同仍然有效。然而,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建议当事人在此类情况下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与指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