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关于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以及自首情节的相关规定。根据故意伤害罪的不同情况,量刑起点可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或者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同时,有自首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
法律分析
一、关于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的规定如下:
1. 若您犯有故意伤害罪,可以根据以下不同情况确定量刑起点:
- 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量刑起点可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
- 若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并造成六级严重残疾,量刑起点可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故意伤害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雇佣他人实施伤害行为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2)因被害人的过错引发犯罪或对矛盾激化引发犯罪负有责任的;
(3)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的。
二、有自首情节要判多久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拓展延伸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如下:
1.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刑罚为死刑,但过失致人死亡的除外。
3. 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二级或者轻伤一级,并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 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一级,并致使被害人轻度残疾的刑罚为拘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刑罚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伤害的程度、性质以及罪犯的前科等情况。同时,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故意伤害罪,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者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罪的审判,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量刑标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以上是一段关于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以及自首情节的说明。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确定量刑起点,并可以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因此,在处理故意伤害罪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