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工资证明及实际发工资开具方式的相关规定和用途,并强调了工资证明在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工资证明可以作为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特别是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同时,工资证明的用途也在申请信用卡或办理其他银行业务时有所体现。
法律分析
一、关于工资证明及实际发工资开具方式
工资证明及实际发工资应由用人单位负责开具。在职证明应当包括职工的姓名、年龄、所在的部门以及岗位等;注明公司名称、收入人的职务以及工作年限;收入可以写月收入,也可以写年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二、工资证明的用途
工资证明的用途为在申请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银行业务的时候证明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许多人在要求单位开具工资证明的时候并不知道标准的收入证明是什么样的格式,导致很多收入证明无法使用。工资证明是在信用卡审核时初始信用额度的主要参考内容之一,直接反应办理人的还款能力。
三、工资证明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吗
工资证明可以用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时候,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可以作为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因此,如果有劳动合同的,用劳动合同,没有的,则可以使用工资记录。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参考以下因素: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拓展延伸
工资证明是用于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工资支付关系的证据。在劳动法的规定中,工资支付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之一。因此,工资证明在劳动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首先,工资证明可以证明劳动者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工资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拖欠时间过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其次,工资证明也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工资证明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工资支付关系的证明,可以证明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并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管理和安排。
最后,工资证明还可以作为劳动者维权的重要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工资证明,向劳动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工资证明在劳动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保存好工资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工资证明及实际发工资应由用人单位负责开具。在职证明应当包括职工的姓名、年龄、所在的部门以及岗位等;注明公司名称、收入人的职务以及工作年限;收入可以写月收入,也可以写年收入。工资证明的用途为在申请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银行业务的时候证明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许多人在要求单位开具工资证明的时候并不知道标准的收入证明是什么样的格式,导致很多收入证明无法使用。工资证明可以用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时候,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可以作为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因此,如果有劳动合同的,用劳动合同,没有的,则可以使用工资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