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企业人力资源部查询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2.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备案的地方申请查询。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需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履行合同义务。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的需在一个月内补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查找自己的劳动合同的方法有:
1.联系原签订劳动合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员查询,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如果劳动合同在企业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备案也可以凭身份证去该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查询;
《劳动合同法》中未规定劳动者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要备案,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如何找到离职后签订的劳动合同?
离职后找到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联系您之前的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向他们表达您的需求,并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员工编号和离职日期。他们可能会要求您填写一份申请表格或提供其他必要的文件。
其次,如果您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联系到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尝试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进行咨询。他们可能能够提供相关指导并协助您获取合同副本。
此外,如果您曾经与雇主签署过电子合同,您可以登录相关平台或系统,查找您的个人账户,通常在那里您可以找到存档的合同副本。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找到合同,您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他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进一步的建议和法律支持。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个人情况和地区法律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在执行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指导。
结语
要查找自己的劳动合同,可以联系原签订合同的企业人力资源部查询,或者凭身份证去所在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查询。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并应书面化。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在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履行合同义务。根据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解除。若找不到合同,可联系雇主、人力资源部门,咨询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或咨询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以获取进一步建议和支持。操作步骤可能因个人情况和地区法律而异,请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