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夺取被绑架人财物怎么处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1 09:04:55
文档

夺取被绑架人财物怎么处罚

本文介绍了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以及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两种情况。对于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应该如何定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法律分析;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因为行为人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这个行为构成抢劫罪。
推荐度:
导读本文介绍了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以及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两种情况。对于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应该如何定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法律分析;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因为行为人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这个行为构成抢劫罪。


本文介绍了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以及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两种情况。对于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应该如何定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法律分析

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因为行为人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这个行为构成抢劫罪。

抢劫之后,行为人为勒索被害人或其亲友的财物,又劫持或者拘禁被害人,这一行为又构成了绑架罪。这实质上是连续发生抢劫和绑架各自独立的两种犯罪,对此认定为抢劫与绑架二罪进行数罪并罚。

实践中,在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也时常发生。行为人在绑架人质的过程中发现人质身上带有财物而将其非法占有的情况即是。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定性?笔者认为,行为人在犯罪之前仅具有绑架勒赎的故意,在绑架被害人即非法控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之后,发现被害人身上带有财物而将其取走的。此时,行为人的绑架行为构成绑架罪没有问题,但行为人利用被害人人身自由被限制而无法反抗的状态将其财物取走的行为却不宜另定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什么是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胁,迫使其家属交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任甚至惨遭杀害;还有的将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财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者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等。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对本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属于侵占罪的一种。侵占罪是指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下,以占有为目的,违背他人意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而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则是在非法占有的基础上,又加重了违背他人意志的程度,因此应认定为更严重的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在他人财物上非法占有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量刑时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但侵占罪的定罪不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依法量刑。

结语

这段话讨论了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问题。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另一种是在绑架被害人后,行为人又利用被害人无法反抗的状态将其财物取走,这种行为构成绑架罪。对于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应该如何定性,作者认为,行为人在犯罪之前仅具有绑架勒赎的故意,在绑架被害人即非法控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之后,发现被害人身上带有财物而将其取走的,此时绑架行为构成绑架罪,不应另定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具有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五十四条 禁止拐卖、绑架、虐待、非法收养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

禁止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文档

夺取被绑架人财物怎么处罚

本文介绍了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以及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两种情况。对于同一案中既有绑架行为又有抢劫行为的情形,应该如何定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法律分析;利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侵占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定罪。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因为行为人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这个行为构成抢劫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