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公司、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捐助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依照法律规定产生,且一般情况下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在刑事法律用语中,“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位”,单位犯罪时需承担罚金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之初就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的角色。法定代表人的职责一般包括:1、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2、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3、法律、法规规定必
法律分析
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且必须依法进行登记。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社会团体法人的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捐助法人的理事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需要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但也有例外。以下情况法定代表人可能直接承担责任:因经营过错而需向本单位法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的合同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股东责任。在刑事法律用语中,对“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位”,单位犯罪的,单位要承担罚金责任,许多情况下还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承担行政处分或罚款等行政责任:股东或股份公司发起人需承担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责任;在公司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除公司面临罚款外,法定代表人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时,也将被处以罚款。
律师补充:
不管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之初就是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的,而按照规定一家公司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通常法定代表人在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一般是不需要出具公司的授权委托书。
法定代表人的职责一般包括:
1、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2、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
3、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4、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中,如果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单位法定代表人,则他们可能面临刑事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根据《刑法》第39条规定,单位犯罪中,如果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3人以上、10人以下的,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另外,《刑法修正案(八)》对第39条做了补充,第39条第2款修改为:“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
综上所述,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的刑事法律责任取决于单位犯罪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在单位犯罪中,如果法定代表人涉嫌犯罪,建议立即向相关部门报案,配合调查,并积极接受法律的制裁。
结语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和行为会对公司产生深远影响。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必须依法进行登记。而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社会团体法人的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也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在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因经营过错而需向本单位法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的合同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股东责任等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可能直接承担责任。此外,在刑事法律用语中,对“公司”、“企业”,统一表述为“单位”,单位犯罪的,单位要承担罚金责任,许多情况下还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在设立之初,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的存在。法定代表人的职责一般包括: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遵守法律和执行职务情况的监督,督促审计人员依法履职尽责。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十条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
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