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描述了婚前财产约定书的核心内容,包括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婚前财产的描述和价值确认、财产权归属及债务问题、婚后财产的孳息和增值核算、婚后收益归属、财产管理原则、约定书生效条件等,并引用了相关的民法典规定。
法律分析
(一)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
(二)婚前财产的描述及价值确认,必要时应开列清单;
(三)财产的权利归属及是否附带债务等问题;
(四)财产的婚后孳息和自然增值的核算;
(五)婚后处理产生的收益归属;
(六)财产的管理、使用、维修、保护等原则;
(七)约定书生效的条件等;
(八)双方签字、指印及见证;
(九)约定书的签订时间。
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夫妻一方的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拓展延伸
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
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双方需要自愿达成协议的意愿,并明确协议的目的和范围。其次,双方应当全面、真实地披露自己的财产状况,包括财产的种类、价值以及负债情况。接下来,双方可以协商并确定财产的归属方式,如共同所有、个人所有或按比例共有等。在协议的制定过程中,双方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并确保协议符合法律的要求。最后,一旦达成协议,双方应当签署并公证协议,以确保其具有法律效力。在婚后,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执行,并在需要时及时更新协议。制定和执行婚前财产协议的流程可以帮助夫妻双方明确财产归属,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结语
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可以帮助夫妻双方明确财产归属,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双方应自愿达成协议,全面披露财产状况,并协商确定归属方式。专业律师意见的参考和公证协议的签署确保其法律效力。婚后应按协议执行并及时更新。制定和执行婚前财产协议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的权益和家庭的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