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专利代理机构申请执业许可证的条件,包括合法的机构名称、书面合伙协议、独立经营场所等。专利申请的审查原则有先发明原则和先申请原则,中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先申请原则。专利审查程序有形式审查制和实质审查制,中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实质审查制。
法律分析
合伙专利代理机构申请执业许可证的条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伙专利代理机构申请执业许可证的条件包括有合法的机构名称、有书面合伙协议、有独立的经营场所等。
《专利代理管理办法》
第十条合伙企业形式的专利代理机构申请办理执业许可证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名称;
(二)有书面合伙协议;
(三)有独立的经营场所;
(四)有两名以上合伙人;
(五)合伙人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并有两年以上专利代理师执业经历。
专利申请如何进行审查
1、授予专利原则
按照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个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专利权。当出现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分别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况时,有两种处理的原则:一个是先发明原则,一个是先申请原则。先发明原则是指,同一发明如有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提出专利申请,应把专利权授予最先做出此项发明的人,而不问其提出专利申请时间的早晚。但由于在采取此项原则时,在确定谁是最先发明人的问题上往往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因此,目前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少数国家采用这种专利申请原则。所谓先申请原则,是指当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分别提出申请时,不问其作出该项发明的时间的先后,而按提出专利申请时间的先后为准,即把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原则。
2、专利审查程序
各国对专利申请的审查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有的国家实行形式审查制,即只审查专利申请书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审查该项发明是否符合新颖性等实质性条件。有些国家则实行实质审查制,即不仅审查申请书的形式,而且对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只有具备上述专利条件的发明,才授予专利权。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实质审查制。
结语
合伙专利代理机构申请执业许可证的条件包括合法机构名称、书面合伙协议和独立经营场所等。根据《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合伙企业形式的专利代理机构还需要具备两名以上合伙人,并且合伙人需持有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并有两年以上专利代理师执业经历。在专利申请审查方面,不同国家采用不同制度,中国和大多数国家实行实质审查制,即审查申请书形式和发明是否符合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四章 企业科技创新 第三十九条 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家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十条 利用财政资金设立应用类科技项目和其他相关科技项目,有关行政部门、管理机构应当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在制定相关科技规划、计划和编制项目指南时应当听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在组织实施应用类科技项目时,应当明确项目承担者的科技成果转化义务,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并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企业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生产新产品,可以自行发布信息或者委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征集其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寻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者。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为企业获取所需的科技成果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