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如何才能得知是否侵犯隐私权
(一)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偷窥、偷拍他人卧室、浴室等隐私场所,或者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二)偷窥,是指行为人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偷看他人隐私的行为,行为人有的是在隐私场所直接用眼睛偷窥,有的是通过安装针头来偷窥他人隐私;
(三)偷拍,是指行为人趁当事人不备,利用照相机、手机、摄像机等器材秘密拍摄他人的隐私场所;
(四)窃听,是指行为人通过材或者用耳偷听他人隐私的行为;
(五)隐私场所除了卧室、浴室外,还包括厕所、更衣室等隐私场所;
(六)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行为。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偷看、偷听他人的隐私,动机具有多样性,有的行为人是为了寻求刺激、满足某种下流的欲望;有的是为了损坏他人名誉而偷看、偷窥他人隐私并对他人进行传播。行为人的动机和采用的手段不影响本行为的成立,但可以作为处罚的情节。
二、被人拍隐私怎么办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三、哪些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侵犯隐私权范畴如下: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