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规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继承遗产的第一顺序,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继承遗产的第二顺序。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则无继承权,婚前财产不变为夫妻财产。只有合法夫妻才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法律分析
双方的子女没有直接继承权。
1、亲生子女对自己的父母的财产有继承权。
2、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继子女无继承权。
3、婚前的财产是个人财产,婚后不会变为夫妻财产。
4、有结婚证的合法夫妻之间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拓展延伸
再婚家庭中的遗产分配权益:夫妻子女的继承权与财产分割
在再婚家庭中,夫妻子女是否能够分到遗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享有共同财产的权益,包括遗产。然而,在再婚家庭中,遗产分配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遗嘱的存在对遗产分配有重要影响。如果遗嘱明确规定了夫妻子女的继承权,那么他们有权分得一定比例的遗产。其次,再婚家庭中的财产分割也需要考虑前配偶和前配偶子女的权益。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进行公平的财产分割。因此,具体情况会因案件而异。建议在面临此类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以确保自身权益的保护。
结语
在再婚家庭中,夫妻子女的遗产继承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遗嘱的存在以及前配偶和前配偶子女的权益都会对遗产分配产生影响。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平的财产分割。建议在此类问题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条 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