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职工醉驾可能会被开除,但是否被开除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单位决策。根据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会被开除,而被判处拘役或缓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醉酒驾驶机动车将导致吊销驾驶证和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驾驶证的时间。然而,是否辞退员工的决定权在公司。
法律分析
一、铁路职工犯醉驾会被开除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虽然该条款认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才给予开除处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旦有职工醉驾被抓,基本上都会面临被开除的命运,除非有特殊原因或者重要关系背景予以协调从轻处理。
员工存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的,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依照我国《劳动法》第25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原劳动部发布实施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条也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25条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被人民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可以”应理解为任意性的规定,即可为也可不为;法律规定的“应当”则应理解为强制性规定,即必须执行。因犯罪被判处拘役并宣告缓刑,符合依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但是否辞退他,决定权在公司。
二、醉酒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铁路职工若犯醉驾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面临开除处分。虽然法律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才会被开除,但实际上,大多数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工醉驾被抓时一般会采取开除处分,除非有特殊原因或重要关系背景予以协调从轻处理。此外,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刑事责任是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期间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对于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情况,吊销驾驶证后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并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