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也有所不同。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符合法律规定。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延长试用期,否则会违反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可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二、试用期不合格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不得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的,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但是,实践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未达到法律规定的上限,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未达到六个月的上限,用人单位可否在三个月试用期满后以劳动者不符合要求为由延长试用期至六个月呢?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届满的,如果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属于再次约定试用期的情形,违反了“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同样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为了考察职工能力是否符合岗位需要而规定的时间。试用期未达到要求,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这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对职工能力进行考察的制度,有助于用人单位选择合适的职工进入正式岗位。
同时,《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若试用期工资低于上述标准,用人单位需按标准支付。
另外,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当注意职工的工作表现,若职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要求,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日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应当认真对待,根据岗位需要和法律规定,合理合规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