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驾处罚流程及醉驾被抓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流程包括调查、检测、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驾被查获的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取保候审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分析
一、醉驾处罚流程是怎样的
1、醉酒驾驶机动车,处罚的流程如下:
(1)首先是对醉酒驾驶行为进行调查,一般是先进行吹气检测,初步确定醉酒驾驶的,再进行抽血检测;
(2)经调查确实醉酒驾驶的,由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一般是吊销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3)由提起公诉,追究醉酒驾驶者刑事责任,一般是处1-6个月拘役。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二、醉驾被抓可以取保候审吗
按规定,醉驾被查获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1、《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
2、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3、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由此可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嫌疑人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同时办理相关的取保手续后才可以。
而以下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结语
醉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其进行处罚是维护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将面临吊销驾驶证、罚款以及刑事责任等处罚。同时,根据相关意见,醉驾被查获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拘留或取保候审。然而,取保候审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社会危险性较低、存在特殊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是一种可能的选择。我们应当加强对醉驾行为的打击,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