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查询户口簿来确定户籍性质,并解释了非农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别。非农户口包括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而农业户口是指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内人员),非农业户口包括所有不从业农业生产的人员。目前,户籍改革已经消除城乡差别,只有居民户口,但遗留问题导致城镇化建设进展缓慢。
法律分析
可以通过查询户口簿来确定其户籍性质,例如:
在户口簿首页的左上角,可以找到“户口性质”一栏,该栏中注明了其户籍性质,如果是农村户口,则在此栏内注明“农村”;如果是非农业户口(城镇),则在此栏内注明“非农”。
如果位于实行了户籍改革的试点省,从户口簿上就看不出来了,因此在户口性质上注明的是居民户口,只能到派出所登记的底簿上查到。
一、非农户口和城镇户口有什么区别
按以前的说法非农户口就是城市户口(城镇户口),它俩没有区分,户口性质只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农业户口是指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内人员),非农业包括所有不从业农业生产的人员。现在搞户籍改革,只有居民户口,消除城乡差别,也就是说以后只有居民户口,没有农业和非农之说,但目前由于遗留问题,城镇化建设进展不是很快。
二、农村户口的户口性质应该填写什么
农村户口的户口性质应该居民户口。2014年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该意见中,国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即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而将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三、居民户口和农业户口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居民户口是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籍登记后的户口登记方式,该户籍登记方式不区分户口的“农业”、“非农业”的分类;
2、农村(业)户口:是指户口二“元”制登记时期的户口性质分类,与其对应的是“非农业户口”;
3、二“元”制户口登记时期的户口性质分类:
(1)按户粮关系分:农业户口、非农户口;
(2)居民户口包括:城镇居民户口、农村居民户口、集体户口等;
(3)户口同时分为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军籍户口;
(4)还可以分为常住户口和暂住户口。
结语
查询户口簿可以确定其户籍性质,如非农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居民户口是户籍制度改革后的户口登记方式,不区分户口的农业、非农业分类;2. 农村(业)户口对应的是非农户口,与农业户口相对;3. 二元制户口登记时期的户口性质分类按户粮关系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4. 户口也可以分为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军籍户口;5. 还可以分为常住户口和暂住户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机关批准办理。
公民迁移,除在本户口管辖区内移居,只作住址变动登记,不作迁出、迁入登记外,凡是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的,均可办理迁出、迁入登记。户口迁移,应遵循人户一致和居住地登记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