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保姆是否能继续居住房屋,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关合同或遗嘱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人有权享有占有、使用他人住宅的用益物权。对于房屋继承,需要办理公证并办理新房产证。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父母、配偶、子女共同继承,并原则上平分遗产。老伴可以通过遗嘱或赠与方式指定继承人或将房产份额让与某子女。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平分。
法律分析
一、老人去世后,照顾他的保姆能否继续居住房屋
1、老人去世后,签订了相关的合同,或者遗嘱中明确说明照顾老人的保姆可以继续居住房屋的,可以允许;
2、没有相关约定的,保姆一般是无权居住在他人的房屋中的。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老人去世了房屋遗产如何继承
1、房产继承需要先办理公证,拿公证书再办理新房产证。
2、不论老伴是否继承,在办理公证时都需要到场,如果不继承,就在办理公证时书面写一个本人自愿放弃继承的声明,如果不写就表示继承遗产。
3、因为没有遗嘱,法定继承是父母、配偶、子女共同继承。所以继承人原则上是平分遗产。所以不论老伴是否继承遗产,在继承顺序、比例上老伴、女儿、长子是同顺位、同比例。
4、如果老伴继承了,可以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的财产指定由某子女继承,或者在生前通过赠与或者买卖的方式将自己的房产份额让与某子女。
5、比例上,房产如果是老人夫妻共同财产,两人各占一半,一半为去世老人遗产,一半为在世老人财产。遗产部分,由老伴、儿子、两个女儿协商分割,通常是平分。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老人去世后,保姆能否继续居住房屋需根据合同或遗嘱的约定而定。如果有相关约定,保姆可以继续居住;如果没有约定,则保姆一般无权居住在他人的房屋中。至于老人去世后的房屋遗产继承,需要先办理公证,然后根据法定继承规则进行分割。继承人原则上平分遗产,包括老伴、子女等。老伴可以通过遗嘱或赠与的方式指定继承人。房产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遗产部分通常平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