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根据不同人群和医院级别设定,学生、儿童报销比例为55%-65%,老年人为50%-65%,其他居民为50%-60%。重要注意事项是,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不再收取起付标准费用,转院或再次住院需按规定补足差额。
法律分析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广而杂,为那些不能纳入城镇职工保障范围内的人士提供了基础的社会保障,自2007年开展试点后,逐步扩大覆盖面,至目前为止,基本覆盖了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那么城镇居民参保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又是如何呢?
一是学生、儿童。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5%;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二是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三是其他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0%。
注意事项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
拓展延伸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调整是什么?
根据最新的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发生了变化。根据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将根据不同的医疗项目和费用进行分类调整。对于一些基本的医疗项目,报销比例将保持稳定,但对于一些高额费用的医疗项目,报销比例将有所下调。这一调整旨在更加合理地分配医疗保险资源,提高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具体的调整比例将根据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或查阅相关文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以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
结语
根据最新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发生变化。对于不同医疗项目和费用,报销比例将分类调整,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保险资源。此举旨在提高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具体调整比例请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查阅相关文件。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 地方各级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