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恤金不是遗产,继承不适用。死亡抚恤金是对家庭生活困难的补偿,按照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分配。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2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年龄越大计算年限越少。
法律分析
继子女有权获得抚恤金,但不是通过继承方式取得。因为死亡所产生的抚恤金,不是遗产,因此不适用继承,死亡的抚恤金,是因为亲人死亡,给家庭生活带来困难,造成生活下降给予的补偿,应该按照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分配,也就是说,凡是依靠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都有资格获得,不属于死者生前供养的,不能分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拓展延伸
继承抚恤金的条件和有哪些?
继承抚恤金的条件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的继承人,包括子女、配偶等。其次,继承人需要符合法定的继承资格,如年龄、婚姻状况等。此外,继承抚恤金还可能受到一些特殊的,如在特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符合特定条件等。同时,继承抚恤金的金额也可能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例如按照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进行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条件和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当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死亡抚恤金的分配方式,根据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进行分配。与继承不同,抚恤金是为了补偿亲人死亡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困难而给予的补偿。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也有所规定。继承抚恤金的条件和需符合法定继承人身份和资格,并可能受到特定条件和金额。具体情况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