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与协议可撤销,赠与人有撤销权。撤销条件:财产权未转移、动产未交付或未完全交付、不属于救灾、扶贫等义务性赠与或公证赠与。救灾、扶贫等义务性赠与或公证赠与需交付。赠与合同可规定不可撤销。
法律分析
赠与协议能撤销。赠与人有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为:
其一,赠与财产的权利还未转移。赠与动产的,动产还未交付。部分交付的,仅能对未交付的部分行使撤销权。赠与不动产的,尚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其二,不属于救灾、扶贫社会公益、道德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因此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因此赠与合同会有这样一项规定:“本赠与合同经公证之后不可撤销。”
拓展延伸
取消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争议解析
取消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争议解析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当一方希望取消已经达成的赠与协议时,需要考虑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赠与协议一旦成立即具备法律效力,取消需要符合法定条件。然而,由于赠与协议的特殊性,涉及到双方意愿、财产转移等复杂问题,取消赠与协议可能引发争议,如是否存在恶意撤销、是否违反协议约定等。因此,对于取消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争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协议约定以及具体案件事实,进行适当的解析和判断。
结语
赠与协议的撤销权是受赠与人的法定权利,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或未完成过户登记手续的情况下,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不可撤销。取消赠与协议涉及法律效力和争议解析,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协议约定和具体案件事实。因此,对于取消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争议,需要进行适当的解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