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讲述了担保人在贷款担保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担保人被起诉时,可能会被拘留,但会根据担保协议或合同进行处理。如果担保人有钱拒不承担责任,严重的话可能会被行政拘留。此外,根据民法典规定,担保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催促债务人还债,也可以请求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
法律分析
担保人被起诉会被拘留吗?贷款担保只是民事行为,不会有刑事处罚,但是会根据当时担保协议或合同进行处理。如冻结担保人的财产,变卖等,要是担保人有钱的话,拒不承担责任的话,严重的话,可以行政拘留。根据民法典规定,
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作为担保人,被起诉之后,可以及时催促债务人还债,也可以请求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
拓展延伸
担保人如何应对被银行起诉的情况?
当担保人面临被银行起诉的情况时,他或她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是一些应对被银行起诉的法律分析:
1.寻求法律咨询:担保人应该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能的应对策略。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建议,包括如何应对起诉、可能的证据和文件、以及可能的后果。
2.保留所有相关文件:担保人应该尽快收集和保存所有与银行起诉相关的文件和证据,包括起诉状、证据、证人证言、银行记录、短信和邮件通讯记录等。这些文件可能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3.合作配合:如果银行要求提供证据或文件,担保人应该尽快提供,并尽量配合银行的要求。提供证据或文件可能会帮助担保人避免进一步的麻烦。
4.保持冷静:担保人应该保持冷静,不要采取过激行动或言论。在诉讼过程中,担保人应该尊重的判决,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5.寻求帮助:如果担保人感到无法应对银行的起诉,可以寻求帮助。律师可以提供更多支持,协调和法律援助。
银行起诉可能会对担保人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压力。因此,担保人应该尽快采取行动,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担保人被起诉时,可能会面临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但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会根据担保协议或合同进行处理,如冻结担保人的财产、变卖等。担保人有钱拒不承担责任时,可能会受到严重处罚。民法典规定,担保人是主债的债权人之一,可以催促债务人还债或请求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机关、人民、人民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五条 人民应当在询问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宣读保证书的内容。
保证书应当载明保证据实陈述,绝无隐瞒、歪曲、增减,如有虚假陈述应当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捺印。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宣读保证书的,由员宣读并进行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