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主动赠与后可以通过法律要回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2 06:55:29
文档

主动赠与后可以通过法律要回吗

赠与后的财物一般不能要回,除非符合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赠与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需满足严重侵害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或合同约定等情形。若财产尚未转移,赠与人可随时撤销赠与,但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除外。法律分析;1、主动赠与后他人财物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要回。一般来说,自愿赠与并且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物,财产所有权已经转移,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不能行使赠与的任意撤销权。如果一定要撤销,那就要动用到“法定撤销权”。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推荐度:
导读赠与后的财物一般不能要回,除非符合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赠与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需满足严重侵害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或合同约定等情形。若财产尚未转移,赠与人可随时撤销赠与,但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除外。法律分析;1、主动赠与后他人财物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要回。一般来说,自愿赠与并且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物,财产所有权已经转移,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不能行使赠与的任意撤销权。如果一定要撤销,那就要动用到“法定撤销权”。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后的财物一般不能要回,除非符合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赠与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需满足严重侵害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或合同约定等情形。若财产尚未转移,赠与人可随时撤销赠与,但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除外。

法律分析

1、主动赠与后他人财物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要回。

一般来说,自愿赠与并且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物,财产所有权已经转移,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不能行使赠与的任意撤销权。

如果一定要撤销,那就要动用到“法定撤销权”。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如果赠与财产还未转移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虽然赠与人承诺赠与对方财产,但并没有实际将财产交付给对方,就算是签订了赠与合同,也可以随时撤销赠与的。但是,如果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或者是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则不能撤销。

拓展延伸

赠与后的法律追索权

赠与后的法律追索权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赠与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回已经赠与出去的财产或权益。根据法律规定,赠与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一旦赠与完成,赠与人失去了对赠与物的所有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赠与人可能因为特殊原因希望收回赠与物,例如受赠人未履行约定条件或赠与人的意愿发生了重大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赠与人可以通过法律追索权的行使来要回赠与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追索权的行使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此赠与人应当咨询律师并依法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来追索赠与物。

结语

赠与后的财物一般不能要回,因为赠与行为已经完成并且财产所有权已转移。要撤销赠与,需要满足法定撤销权的条件。如果赠与财产尚未转移,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除非合同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赠与后的法律追索权允许赠与人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法律手段要回财产或权益,但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赠与人应咨询律师并采取适当法律行动来追索赠与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文档

主动赠与后可以通过法律要回吗

赠与后的财物一般不能要回,除非符合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赠与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需满足严重侵害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或合同约定等情形。若财产尚未转移,赠与人可随时撤销赠与,但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除外。法律分析;1、主动赠与后他人财物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要回。一般来说,自愿赠与并且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物,财产所有权已经转移,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不能行使赠与的任意撤销权。如果一定要撤销,那就要动用到“法定撤销权”。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