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决缓刑后的程序及条件:判缓刑后需报道司法局,接受社区矫正;条件包括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被判缓刑需开除公职,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党籍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法律分析
一、判决缓刑后还需要哪些程序
判决缓刑后还需要的程序是:首先,会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其次,司法局报道后,携带报道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区矫正。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判缓刑的条件是如下:
1.判处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犯罪情节较轻。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被判处缓刑要开除公职吗
被判处缓刑要开除公职。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公务员,都应当要被开除。此外,被开除中国党党籍的或者是被开除中国党党籍的,又或者是被开除公职的,都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开除中国党党籍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结语
综上所述,判决缓刑后需要进行的程序包括出具缓刑执行通知、当事人报道司法局、接受社区矫正等。判缓刑的条件包括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犯罪情节较轻等。被判缓刑的人员需要被开除公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党籍或公职的人员均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缺席审判程序 第二百九十五条 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应当重新审理。
罪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到案的,人民应当将罪犯交付执行刑罚。交付执行刑罚前,人民应当告知罪犯有权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罪犯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的,人民应当重新审理。
依照生效判决、裁定对罪犯的财产进行的处理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零一条 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应当终止审理。
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三节 补充侦查 第二百九十五条 侦查终结,移送人民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退回机关补充侦查的,机关接到人民退回补充侦查的法律文书后,应当按照补充侦查提纲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