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当事人信守口头协议,协议有效。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口头协议属于诺成合同,效力较低。但如果双方当事人信守承诺,则合同可顺利履行。合同与协议不同,合同具体明确,协议简单笼统,不涉及违约责任。无效合同包括虚假表示、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
法律分析
双方当事人都信守承诺,协议有效。
口头协议是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口头协议与书面形式的合同相对应。口头协议属于诺成合同,效力很低。如果协议双方当事人都信守承诺,那么合同就可以顺利履行。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辟谣】
问:合同和协议一样吗?
答:不一样。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规定了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主体,简单、笼统、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合同与协议是两个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概念。它们不应仅以名称来区分,而应以实质来区分。
【提醒】
问:哪些是无效合同?
答:
1、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
2、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3、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规定
民法典对于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口头协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即口头协议能够产生合同效果。其次,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口头协议的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达成共识等。此外,民法典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口头协议的无效性,如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序良俗等。最后,民法典还对口头协议的证明和解释提供了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法律关系的明晰和合法性。总之,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也对其相关规定进行了细致的规范,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双方当事人信守承诺,协议有效。口头协议虽效力较低,但若双方都遵守承诺,合同顺利履行。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可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函、电报、传真等,电子数据交换、邮件等亦属之。合同与协议不同,合同明确具体,协议简单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注意,虚假表示、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三十二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五百五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