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订立赠予合同,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利害关系人或相关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认定。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根据智力、精神健康恢复情况,申请恢复为限制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申请认定的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老年人组织和民政部门等。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订立赠予合同
不能。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怎么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拓展延伸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影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因年幼或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理解和控制自己行为后果的人。他们在法律上享有特殊的保护和待遇。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订立赠予合同,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赠予的含义和后果。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和权益。然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通过法定代理人或法院的批准来进行赠予行为。这种规定旨在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同时平衡了赠予行为的合法性和保护的需要。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他们的赠予行为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条件,以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因年幼或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理解和控制自己行为后果的人。他们在法律上享有特殊的保护和待遇。根据该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订立赠予合同,但可以通过法定代理人或法院的批准来进行赠予行为。这种规定旨在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同时平衡了赠予行为的合法性和保护的需要。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他们的赠予行为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条件,以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