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共同房产的分割原则是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解决。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同概念,家庭共有财产是全体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创造的财产,来源于共同劳动所得和个人劳动所得的财产,共有人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共同享有所有权。
法律分析
一、家庭共有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1、离婚时双方只能分割夫妻共同房产,不能分割他人的房产,即使是子女的房产也不可以分割。双方可以先协商决定分割房产的方式,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法院判决,人民法院根据房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是否一致
1、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不是一个概念。首先,家庭共同财产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所创造的,供全体家庭成员生活、生产的财产,该财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家庭共有财产的发生是以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的共同劳动创造的财产为前提,不是在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的财富,不发生家庭财产关系。
3、家庭共有财产来源于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劳动所得和各自劳动所得的财产。
4、家庭共有财产为共同共有财产,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共有人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
拓展延伸
离婚时如何公平划分家庭共有房产?
离婚时,公平划分家庭共有房产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需要评估房产的价值,可以通过房产评估专家或独立估价机构进行评估。其次,考虑夫妻双方的贡献和权益,包括婚姻期间的财务支持、房产购买资金来源、还贷情况等。同时,考虑子女的利益,如稳定居住环境和教育需求。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来决定房产的划分方式,可能是均分、折价买出、出租分红等。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平和合理的划分,维护离婚双方的权益,确保子女的福利和稳定发展。离婚时划分房产需要依法进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商处理,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需要注意的是,离婚时只能分割夫妻共同房产,不能分割他人的房产,包括子女的房产。此外,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并非同一概念,家庭共同财产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所创造的财产。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家庭共有财产为共同共有财产,共有人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一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九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留置权第四百五十五条留置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