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财产公证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婚姻状况证明、婚前财产凭证和婚前财产约定书。办理再婚财产公证时需注意法定继承与财产归属、书面、录音和口头遗嘱问题、负债问题以及所涉及财产的证据和相关资料。公证处应审查相关资料、询问当事人并收集财产证据,尽量让双方子女参与并记录询问情况。
法律分析
一、再婚财产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一)所谓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部门对结婚前对自己所有财产约定行为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公证的法律行为。办离婚前财产公证,一方面即使婚姻存续时间较长,婚前自己的财产仍归自己所有,另一方面,由于婚前整理清楚,日后不容易出现诉讼。纠纷等问题。
(二)再婚财产公证需要哪些手续?请看如下说明:
1、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薄;
2、当事人婚姻状况证明;
3、婚前财产的凭证;
4、婚前财产约定书(一式三份);
只要一上材料即可,双方达成协议,对产权无争议,即可办理;
二、办理再婚财产公证常见问题解决
(一)法定继承与财产归属问题
公证处在办理中老年人再婚(大部分都是离异或者丧偶)财产公证时,首先要在通过审查相关资料和询问当事人的同时,弄清楚所公证的财产有没有遗漏继承权方面的纠纷(如一方丈夫或者子女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属于子女和其他法定继承人的份额是否已分割出去),按照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出具相应财产的权属证明。
(二)是否存在书面、录音和口头遗嘱问题
遗嘱是当事人一方或者是双方,为了在其百年之后防止子女们为其生前的财产发生经济和民事纠纷,处分生前财产的一种保密方式,其法律效力是在立遗嘱人死亡后产生。而中老年人再婚所要公证的财产,往往存在着遗嘱方面的纠纷。
(三)负债问题
中老年人再婚财产公证,有相当一部分隐藏着债务纠纷,其特点多为建房或者是买房时欠了一部分外债,有些是子女出资等,再婚时有的顾于某种因素,不愿提外欠债务,如果类似问题存在,在因公证时审查不严,再婚后很可能出现债务纠纷,进而影响公证文书的法律效力。
(四)所涉及到财产的证据和相关资料问题
办理中老年人再婚财产公证时,承办公证员应当将申请当事人所要涉及到的财产证据收齐,在条件可能时,尽量让双方当事人的子女部分到场,必要时承办公证员也可直接让当事人提供各自的子女情况及联系方式,然后避开当事人向其子女询问情况并作好询问笔录(备查)。
结语
再婚财产公证手续简单,只需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婚姻状况证明以及婚前财产凭证和约定书。解决常见问题时需注意继承与财产归属、书面遗嘱、负债和相关资料等。公证员应审查财产证据,并确保子女的参与和记录。办理再婚财产公证可保证财产归属明确,减少纠纷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