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及保险赔偿规定:租赁、借用时责任由保险公司赔偿,在限额内不足部分由使用人承担;转让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时责任由保险公司赔偿,在限额内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拼装车或报废车转让时责任由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承担。根据条例,驾驶人未取得资格、醉酒驾驶、被盗抢期间肇事、故意制造事故的,保险公司可在限额内支付抢救费用并追偿致害人。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
(一)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注意: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拓展延伸
车祸后借车责任归属调查与法律责任分析
在车祸发生后,借车责任归属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调查工作。根据法律责任分析,确定借车责任的归属对于事故赔偿和法律纠纷解决至关重要。调查过程包括收集证据、分析事故原因、查明借车合同及相关条款等。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借车方和借车人的责任将被评估和判断。如果借车人在事故中违反了合同约定或交通法规,其可能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然而,如果借车方未履行必要的保养和检查义务,导致车辆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其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综上所述,通过借车责任归属调查和法律责任分析,可以确定车祸后借车责任的归属,并为相关方提供合理的法律支持和解决方案。
结语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于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同、所有权未办理转移登记或拼装、报废车辆等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相应责任方承担。此外,对于驾驶资格未取得或醉酒、被盗抢期间肇事、故意制造事故的情况,保险公司有权垫付抢救费用并向致害人追偿。以上规定旨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确保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四十二条 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需要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送达尸体处理通知书的同时,告知受害人亲属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