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财产纠纷可通过协商解决或提起财产诉讼处理。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可由法院判决。法院会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得到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夫妻离婚有财产纠纷的,可以这样处理:
第一、协商解决,双方若能就财产纠纷达成协商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第二、提起财产诉讼。诉讼离婚后,漏审、漏判的财产,或者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公平分配财产
离婚后,公平分配财产是确保双方权益的重要问题。首先,应该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然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公平分配应考虑婚姻期间的贡献、财产来源、经济状况等因素。双方可以自愿达成协议,或者依法判决财产分割比例。此外,还应注意避免财产转移、隐匿等行为,以免影响公平分配。在解决财产问题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维护双方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离婚涉及财产纠纷时,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协商解决,双方达成一致是最佳选择;二是提起财产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共同财产。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离婚时,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离婚后的公平分配应全面清查财产,考虑婚姻期间的贡献、来源和经济状况等因素。避免财产转移和隐匿行为,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维护双方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