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不会直接导致判刑,它只是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被监视居住的人有一些义务,如不得离开指定处所、不得会见他人或通信等。违反规定严重的可被逮捕,需要逮捕的可先行拘留。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并后来被判刑,一定条件下可折抵刑期。对于管制,一日折抵一日;对于拘役或有期徒刑,需两日折抵一日。
法律分析
一、监视居住过后还会被判刑吗
监视居住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是一种刑罚,而且监视居住与是否判刑也没有必然联系。
监视居住只是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所谓强制措施只是一种侦查手段,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窜供,毁灭证据,再次犯罪等等。不管是关到看守所里也好还是在家里监视也好,只是视案件情况而轻重有所不同,其目的都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惩戒性的。
二、监视居住期间当事人的义务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监视居住中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根据规定,若是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而之后被依法判刑的话,那么有些情况下是可以折抵刑期的。通常被判管制,之前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话,那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一日可以折抵刑期一日。但要是被判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话,则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二日才能折抵刑期一日。
结语
监视居住并不等同于刑罚,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旨在保证诉讼顺利进行。无论是关押在看守所还是在家中监视,其目的都是预防性的,而非惩戒性的。被监视居住的当事人有义务遵守相关规定,如不离开指定地点、不会见他人或通信、不干扰证人作证等。若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可被逮捕或拘留。特殊情况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折抵一定刑期。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刑事诉讼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分类保障,采取措施满足其生活、教育、安全、医疗康复、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五条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活动等依法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