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或在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劳动者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具体标准如下:如果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如果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或者在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那么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劳动者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 如果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 如果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职工加班工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员工的日工资基数为其在单位正常工作期间内领取的工资总额。
2. 其次,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正常工资的150%支付加班费。
3. 如果员工在法定休假日或休息日加班,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加班费。
4. 另外,如果员工因特殊原因(如交通、通讯等特殊情况)导致不能按时下班,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其加班。
5. 违反上述规定,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总之,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规,合理支付员工加班工资,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或在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应按照一定标准支付劳动者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因此,劳动者在加班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一条 【加班】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