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据是经济业务活动中的书面证明,作为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依据。收据与白条不同,具有法律效力,属于书证的一种。收据作为证据需要查证属实,其证明力较低。根据制作方式和关系不同,收据可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前者证明力较强。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应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并公开理由和判断结果。
法律分析
收据是收付的凭据,是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记载经济往来内容,凭以收付款项或证明资金转移的书面证明,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依据。其效力不同于白条,具有合规合法性,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等三性,即具有法律效力,收据属于书证的一种。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一般来讲收据属于一种证明力较低的证据。书证根据制作者是否依职权制作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根据制作方法和相互关系不同,可分为原本、正本、副本、誊写本、影印本、节本、译本等。公文书证是单位或者国家公职人员依职权制作的文书,其制作程序严格,形式固定;而私文书证是公民个人或者单位非依职权制作的文书,其无论在制作程序还是形式上都没那么严格,随意性大,故公文书证的证明力往往比私文书证要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第六十四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结语
收据作为收付的凭据,记录了经济往来的内容,具有合规合法性,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收据与其他证据不同,具备法律效力,属于书证的一种。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多样,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审判人员应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并根据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独立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和大小,并公开说明理由和结果。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九十二条 私文书证的真实性,由主张以私文书证证明案件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私文书证由制作者或者其代理人签名、盖章或捺印的,推定为真实。
私文书证上有删除、涂改、增添或者其他形式瑕疵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其证明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九十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三)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陈述的证言;
(四)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五)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制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